為貫徹落實《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十四五”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規劃》的有關部署,我部編制了《“十四五”全國農業機械化發展規劃》?,F印發給你們,請結合實際貫徹執行。
農業農村部 2021年12月28日“十四五”全國農業機械化發展規劃引言
農業機械化是加快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的關鍵抓手和基礎支撐?!笆濉币詠?,我國農業機械化取得了長足發展,形成了向全程全面高質高效轉型升級的良好態勢,為保障糧食等重要農產品供給安全、打贏脫貧攻堅戰、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提供了強有力支撐。
“十四五”時期,三農工作進入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的新階段,對農業機械化全程全面和高質量發展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為貫徹落實《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十四五”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規劃》和《國務院關于加快推進農業機械化和農機裝備產業轉型升級的指導意見》有關部署,特制定《“十四五”全國農業機械化發展規劃》,作為指導各地大力推進農業機械化的重要依據。
第一章 規劃背景一、發展成效
“十三五”時期,我國農業機械化邁入了向全程全面高質高效轉型升級的發展時期,農業生產從主要依靠人力畜力轉向主要依靠機械動力新的階段。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農業機械化發展。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大力推進農業機械化、智能化,給農業現代化插上科技的翅膀。全國人大常委會首次開展農業機械化促進法執法檢查,強化推動農業機械化高質量發展的法治保障。國務院常務會議專題研究農業機械化工作,出臺了《國務院關于加快推進農業機械化和農機裝備產業轉型升級的指導意見》。各地認真貫徹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推出了一系列加快農業機械化發展的政策舉措。農業機械化管理體制機制持續優化。農業機械化管理“放管服”改革加快推進,實施農機安全監理免費政策和便民舉措,取消農業機械維修技術合格證核發行政許可,開展農機駕駛培訓機構“證照分離”改革試點,改革農機試驗鑒定制度,推進農業機械化管理信息化。部省農業農村部門聯合工業和信息化部門牽頭成立了國家和省級農業機械化發展協調推進機制,統籌協調農機裝備產業和農業機械化發展,國家有關部門和各地在財政補貼、裝備創新、稅費減免、設施用地、信貸擔保、融資租賃、跨區作業、農機保險、人才培養等方面采取了系列政策支持舉措。農業機械化轉型升級取得明顯成效。全國農機總動力達到10.56億千瓦,比“十二五”期末增長17%。農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率達到71.25%,比“十二五”期末提高7.4個百分點,其中小麥、玉米、水稻三大糧食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率分別達到97%、90%和84%,分別比“十二五”期末提高3.5個、8.6個和6.2個百分點,創建614個主要農作物生產全程機械化示范縣,畜牧水產養殖、設施農業、農產品初加工、果菜茶機械化穩步發展?;诒倍?、5G的無人駕駛農機、植保無人飛機等智能農機進軍生產一線。新創建310個“平安農機”示范縣(市),深入開展農機安全隱患風險排查整治,農機安全生產形勢持續穩定向好。農業機械化產業群產業鏈蓬勃發展,新增農機合作社1.9萬個,農機服務組織達到19.5萬個,“機械化部隊”不斷壯大,作業量和服務收入持續增長,2021年農機作業總面積達到70億畝次、作業服務收入達到3615億元,為保障糧食等重要農產品供給、促進農民增收、打贏脫貧攻堅戰提供了強有力支撐。
二、面臨挑戰
隨著農業生產進入機械化為主導的新階段,廣大農民群眾和農業生產經營組織、服務組織對機械化生產的需求越來越廣泛、越來越迫切,農業生產各領域對農業機械化的需求結構發生深刻變化,農業機械化在區域、產業、品種、環節上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凸顯。從區域上看,北方平原地區機械化發展較快,南方地區特別是西南丘陵山區發展較慢,典型丘陵山區縣農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率低于50%。從產業、品種和環節上看,主要糧食作物生產機械化水平較高,棉油糖果菜茶等經濟作物生產關鍵環節以及畜牧業、漁業、農產品初加工、設施農業等領域機械化水平較低。推進農業機械化全程全面和高質量發展,還有許多制約因素需要攻克。一是農機產品研發制造亟待加強。部分關鍵核心技術、重要零部件、材料受制于人,制造工藝、重大裝備等與發達國家還有較大差距,研發能力和產品性能還不能很好滿足農民的需要,農機裝備產業水平還不高,部分高端機具主要依賴進口,國產機具多為中低端產品,產能過剩、同質化嚴重,可靠性適應性亟待提升,部分領域或環節“無機可用”“無好機用”問題依然明顯。二是農機農藝農田協同配套亟待加強。一些產業品種、農藝制度、種養方式及產后加工等與機械化生產不協調等問題較為明顯,農機農藝融合不夠緊密,影響制約農機研發、推廣應用效果及作業質量與效益,集成配套的機械化生產體系和系統解決方案還不夠多,尚不能充分滿足農業高質量發展需要。農機作業、存放等基礎設施建設依然滯后,“下田難”“作業難”“存放難”等問題還比較突出,一定程度上影響著農機裝備的使用效率與壽命。三是農業機械化政策支持和管理服務有待提升。支持農機研發創新、丘陵山區農業機械化發展等方面的政策舉措不夠豐富。農業機械化公共服務能力仍有不足,管理服務信息化水平亟待提升,農機安全監管能力需要進一步提高。農業機械化人才總量不足、結構不優,管理人員機構改革后調整較大,專業技能亟需提升。農機維修難、維修貴等問題有待改善,不少高能耗老舊農機需要及時淘汰更新等。
三、發展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