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不差錢”就沒有登陸資本市場的意愿,在快銷品領域尤甚。對于很多白手起家并深耕市場多年的民營食品企業來說,穩定的營收利潤和充足的現金流讓他們并不愿意外來資本機構的參與一手經營起來的企業。但今日不同往昔,隨著食品快消行業進入新階段,企業間的競爭日趨激烈,越來越多的公司開始收起往日的倔強。
作為國內最大的飲用水生產企業,農夫山泉近日在近10年內不斷傳出上市的消息,雖然農夫山泉的掌舵者,被業界稱為“獨狼”的鐘????一直對上市三緘其口,但3月17日證監會官網披露消息顯示,已經接收了農夫山泉境外IPO的申報材料,讓農夫山泉的上市進程明朗化。
遲遲不上市并曖昧的表態,是農夫山泉多年來給外界的印象,不過此次上市沒有選擇A股,而是選擇境外上市則更加耐人尋味。
為何選擇境外上市
3月17日,《華夏時報》記者從證監會官網獲悉,農夫山泉的《股份有限公司境外首次公開發行股份(包括普通股、優先股等各類股票及股票的派生形式)審批》的進度顯示為“證監會在3月17日接收材料”。
如今看似這家國內飲用水巨頭終于打算在資本市場一展拳腳了,但其實并不然。因為此情此景似曾相識很多次。
在此之前,有關農夫山泉上市的消息不絕于耳,關于上市的聲音最早要追溯到2021年,至今已有10年時間。最近一次比較大的進展是2021年12月29日,農夫山泉與中信證券簽署了上市輔導協議的終止協議。曾在2021年8月,農夫山泉公司董秘周力回應稱:“農夫山泉沒有上市計劃。農夫山泉十年前開始參加輔導,每次都要報,到現在為止都是例行輔導。公司目前現金流充裕,并沒有上市計劃?!?/p>
在中國食品產業分析師朱丹蓬看來,企業對于IPO事件一般較為謹慎,沒到最后時刻不會進行官宣和確認,這屬于企業對自身的保護。
為此,《華夏時報》記者向農夫山泉求證此次境外IPO的詳細情況,對方相關負責人則表示“不予置評”,和此前相同的態度平添了此次上市消息的神秘性。
對于為何農夫山泉選擇境外上市而不是A股上市,北京圣雄品牌策劃有限公司創始人鄒文武在接受《華夏時報》記者采訪時分析認為,首先從企業戰略上來說,可以讓企業國際化發展并利用國際力量規范公司治理,提升企業的品牌國際影響力和專業化治理需要。同時,從融資成本上來說,高估值和低融資成本,相對于國內市場,國際市場上的融資成本相對較低,另外可以獲得更高的市場估值。
遲遲不上市的隱情
盡管農夫山泉憑借多年的市場深耕,品牌地位在國內家喻戶曉,但農夫山泉董事長鐘??與同屬浙商的娃哈哈董事長宗慶后多有不同,鐘??素來低調,很少出席公眾場合和接受采訪。這位種過蘑菇、賣過窗簾、當過記者的65歲營銷奇才,也被業界稱為“獨狼”。有一種說法表示“農夫山泉有點甜”“我們不生產水,我們只是大自然的搬運工”等耳熟能詳的廣告詞,系出自其本人之手。
但鐘??和宗慶后也有相同之處,即對企業的掌控力。
一位業內人士對《華夏時報》記者表示,農夫山泉發展到如今的地位和鐘??的性格密不可分,一旦上市,治理結構及股東分歧恐將影響到鐘的權威,這或許是農夫山泉不上市的另一因素。
在農夫山泉的母公司養生堂系中,鐘??全盤控股??刹殚喌降男畔@示,養生堂有限公司是核心的控股型平臺公司,鐘??個人持股98.38%,并通過其全資控股的杭州友福持有1.62%股權,系100%控股。